H1宜春香质H

H1宜春香质H朗读

《宜春香质》简介|鉴赏

全称《新镌绣像批评宜春香质》,分风、花、雪、月四集,每集五回,共二十回。题“醉西湖心月主人著”,“且笑广芙蓉僻者评”,“般若天不不山人参”。作者为明末人,姓名与生平不详,参见《弁而钗》条。存笔耕山房刊本,无序跋及刊刻时间,有图,甚精,每回一幅,但缺雪集第五回、月集三至五回者,实存十六幅。正文半页8行,行18字。每回末有评语一至三条不等,分别署“芙蓉僻者评”、“自评”、“般若天不不山人评”。据孙楷第《中国通俗小说书目》著录,另有旧刊本,亦有图,正文半页9行,行18字。书的写作与刊刻时间,一般断为明崇祯间,所写为明朝之事,字体版式亦类明版,以风、花、雪、月名集,又与崇祯四年所刊的《鼓掌绝尘》相同。至目前,仍未见有其他书如此名集者。但本书花集写和宾王迷恋小官单秀言并受其害,提到辽阳失陷,事在天启元年(1621),和宾王因之谋官报仇。书中又写他居官三十年,归隐三年后羽化飞升。倘此可据,则当写于1654年(清顺治十一年)后。书中全未涉及鼎革之事,三十三年之数,或仅泛泛交代后事而已。录以备考。

此书每集演一故事。

风集叙苏州虎丘一富家子弟孙义,字宜之,修容雅淡,体态妩媚,年方十二,在塾馆读书,背着老师与同学嬉戏,引起兴趣,回家后让童仆筠童与己同睡,自献后庭,又假冒筠童,与其三兄厮混。到十四岁时,老师换了个少年秀才,好“南风”,他便主动相就,甚至答应馆中十八个同学轮流冲突,被讥为“以父娘之遗躯,恣狂童之狭邪,虽娼优隶卒所不屑者”。自觉无颜,遂改名孙义,私自到书生王谦又家做伴读,实为男宠,随之去杭州。因受贼盗光棍所骗,与之同宿,为谦又所鄙,谦又赠他银两,将他送返苏州,路上被诸光棍半路拦住。他们既要取乐,又要骗他的钱。独妓女曹娥真心与之相好,借银赎身,愿意跟他在一起生活。谁知孙义又被骗卖到“扬花套”中作男妓,辗转至京师,又搭上一伙进京捐官的骗子。这伙骗子常让他到当铺当物。赎当时假称少一金杯,令他去讨,当铺不承认,致动手脚,诸骗子假作着伤,将其害死,以尸讹当铺万余两银子,将其棺木弃于土地庙中,分赃捐官而去。孙义冤魂不散,诉于吕洞宾,吕告之报仇尚赖王谦又。王后中进士,选授开封府四府,听了孙冤魂哭诉,请高僧将其棺木焚化,骨灰送归苏州。害孙义的两骗子正在池属下为官,他招孙义之魂与之对证,将其惩处。时曹娥已赎身独居,为孙义生一子,他又将其母子接往苏州孙家。孙义为报他大德,转生为其子。

花集叙南直松江府南翔一小官单秀言,小字迎儿,生得丰姿娇倩,性情狐媚。他轻情重财,避冷趋炎,曾遇一道士,学会运气提精、采阴补阳诸法。在杭州客店,古董商谢裕为他姿色所迷,与之打得火热,不长时间,资金荡尽,他便翻脸不顾,声称:“我你交以财色,色衰尔自弃我,财尽我自掉臂。”杭州薄其为人,他便贩货去山东,寓于和风镇张另才招商店中。遇毫州富商和宾王,便与张另才串通将和勾引上,讨得和的欢心,为之置买房屋,开张店铺,交他经营。和去毫州料理商务,财物也都交他保管,他都占为已有。辽阳一豪杰铁一心,因辽阳失陷,携巨资与爱妾柳艳姬入关到和风镇定居。单秀言将和宾王的房子以高价典给铁生,见艳姬貌美,下功夫将其勾搭上手。又买通人诬告铁生为响马,将铁押解出境,并欲于路上谋害。铁生得人透信逃走,至京师投献兵部,做了守备。和宾王回毫州后,因遭火灾,资财荡尽,再回和风镇。迎儿翻脸不认,并欲相害,宦家小姐汪巧英怜其不幸,女扮男装与之相会,赠马匹银两,助其逃走。宾王自此发愤读书,得中进士,入翰林。值山东白莲教作乱,因他谙熟经济,被委为山东采访使,带兵前往平定。铁守备正是其属下,商人谢裕因破产亦投在军中。乱平后,大军至和风镇,宾王命谢裕带人将单秀言、柳艳姬等捉拿,交已升为总兵的铁一心惩处,铁将单、柳处死。和经山东巡抚做媒,与汪巧英成婚。

雪集叙淮安府山阳县一小官伊自取,字人爱,生得眉清眼媚,体秀容娇,整日借献豚骗钱。当地一盐商商新,字子鼎,家资富有,为人慷慨豪爽,与妓女祁文相好,又好“南风”。小伊便与祁龟合谋,假作祁文表兄,当商新来妓院时,与之勾搭。上手后,谎称与祁文本是夫妻,道官司妻被官卖到祁龟处,引起商新的同情。商新以八百金代祁文赎身,并将自己一处房屋让给其“夫妻”居住。祁文本鄙薄小伊的无品无行,又敬重商新慷慨志诚,欲揭露其阴谋,并以身相托。而商新自为其赎身后,将之视为朋友之妻,绝不往来沾染。小伊一心盘算商新的财物,祁文时加劝阻,小伊便把她骗卖给外地妓院,自己盗得房契银票后,将房卖掉逃走。商新在与小伊相处中,见其人品卑劣,后亦很少往来。因遭兵火,盐场资财荡尽,诸家讨债,商新翻检秘笥,始发现受骗,家中房屋器物均为债主瓜分,竟落到无衣无食的地步。听说小伊在城中开店,前去讨取,被其指使人棍棒打出。祁龟见之,尚留一酒一饭,赠些散碎银两。商有一妹嫁在南京,其穷友成羽敏资助他盘缠去南京求接济,其妹翻脸不纳。落魄中遇好友符芝,助其读书应考,得进学、中举。进京会试途中过临清,为友人拉至妓院,恰遇祁文。商新以为祁文与小伊狼狈为奸,对之只言落魄,不讲中举。祁文则尊之为恩公,尽诉小伊行径,并说自己积有资财,已得赎身,愿助其读书上进。商言将进京纳监,她便以百金相赠。商中进士,选为许墅关主事,上任途中,仍以布衣会祁文。祁文将全部资财拿出,愿与同归,商遂携之上任。小伊此时已将骗来的钱财挥霍殆尽,闻商新得官归来,自缢而死。

月集叙温陵秀士钮俊,极富才学,相貌却极丑,同窗都不愿与之往来。他心中不平,怨老天不公,写词责问,梦遇提情教主,为之改换容貌,得以考中宜男国状元。此国均为男子,行南风,钮得国王宠幸,册为正宫。他艳名远播,引起虎啰哪国兴兵争夺,遂只身逃避于圣阴国。该国均为女子,他被国王接入后宫,一住五年,使国王、王后、宫女均因之有孕,后送归。此前宜男国王因不见他,兴兵灭了虎啰哪国,虎啰哪国于是借兵报仇,正当他与宜男国王叙旧欢会之际,敌军已打破国都杀入后宫。逃跑中他与国王失散,为乱军拿获,被众军士轮流宿奸,昏死过去。苏醒后始悔恨诸多苦难,均为美貌所招,挣扎前行,得遇如来。如来指出他本是教下美容尊者,因恃色调戏维摩神女,堕落丑陋果,又题词怨天,至今淫魔作祟已了,遂命净心天王为之洗腑净脏,割除孽根。他一梦醒来,容貌仍如梦中,大为惊骇,遂入山修行,后成仙而去。

本书和《弁而钗》,可视之为姐妹篇,两者皆以龙阳小官为描写对象,立意则大不相同。此书不是称颂“佳话”,却在说明“男窃女淫,深犯阴阳之忌;女颦男效,大乱乾坤之纲”,特别是花、雪集,集中揭露龙阳小官的鬼蜮伎俩甚至将其和妓女相比,更为低下鄙劣。

此书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)已遭禁,但未见明文(见刘廷玑《在园杂志》卷二)。有文献可查者,道光十八年(1838)江苏按察使裕谦设局收禁小说,包括本书(见余治《得一录》)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浙江巡抚、学政禁书,本书也在禁中(见《劝毁淫书征信录》),同治七年(1868)江苏巡抚丁日昌又一次禁毁(见《江苏省例藩政》)。

目次:

风集

第一回书房内明修栈道卧榻上暗度陈仓

第二回韦律才痛哭流涕王谦又卧柳吞花

第三回孙宜之才名卓荦虢里咀巧计迷心

第四回杨花趁口遭磨折泰山压顶送残生

第五回雪深怨锄强扶弱报大德转劫投胎

花集

第一回薄情子钱塘观相成阳公幽谷传奇

第二回谢公绰财尽情疏张方伊忠告善道

第三回弄儿奇计笼彦士淫妇怀春惜落花

第四回柳艳妪输身求乐淫工巧怜才赠金

第五回熊耳山诛叛伐逆和风镇报怨酬恩

雪集

第一回男儿谋夺青楼宠龟奴计采后庭花

第二回伊人爱平康撒奸祁闇如青楼刮目

第三回商子鼎仗义疏财伊自取亏心短行

第四回羽敏朋友且周急苹娘骨肉起炎凉

第五回尘埃中物色英雄画锦堂分明德怨

月集

第一回钮子俏题词问天圆情老阐明因报

第二回五汉顿更恶面相美容便受特封赠

第三回宜男池求嗣佳遇虎啰哪救驾逞凶

第四回毓阴茅颠倒姻缘呼雷驳无心佳会

第五回迷中不解两世因觉来顿悟三生则

()

爱诗词网

爱诗词网 -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,诗词名句,诗词鉴赏,古诗三百首,唐诗三百首,宋词三百首等,尽在爱诗词网。...

爱诗词网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暖国的雨,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。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,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?江南的雪,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;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,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,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,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;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。胡蝶确乎没有;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,我可记不真切了。但我的眼睛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,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,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。

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,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,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。因为不成功,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。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,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,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;然而很洁白,很明艳,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,整个地闪闪地生光。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,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。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。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。

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;对了他拍手,点头,嘻笑。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。睛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,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,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;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,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。

()

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,

牛群在草原上迂回,吼声起落,

耕地人累了,回家走,脚步踉跄,

()

(节自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李牧者,赵之北边良将也。常居代、雁门

()

【诗句】闻道欲来相问讯,西楼望月几回圆。【出处】唐·韦应物《寄李儋元锡》【意思】听说你要来看我,我一直在盼望着你的到来,西楼望月亮已圆缺好几次了。言盼望好几个月了。【全诗】《寄李儋元锡》.[唐].韦应物.去年花里逢君别,今日花开已一年。世事茫茫难自料,春愁黯黯独成眠。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。闻道欲来相问讯,西楼望月几回圆。【全诗赏析】这是一首寄赠诗。唐德宗建中四年(783)初夏,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(今属安徽)刺史。在滁州任上,诗友李儋托人问候。韦应物写了此诗寄赠之。是时,朝政紊乱,藩镇嚣狂,国衰民贫,诗人深为忧虑。这年冬,京都长安为叛逆朱泚所占,德宗逃往奉先,直到次年五月才收复长安。此间,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打探消息。写此诗时,探者未回,诗人十分忧愁。此诗真实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,见出其有志难伸的无奈心境。首联起笔写“花里逢君别”,勾起往事而回忆,又以“花开已一年”比衬,显出光阴之迅疾,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之感。颔联之“世事”暗指朱泚叛乱,消息不通,情况不明。“茫茫”“黯黯”,两个叠词写透了国事的不堪设想和诗人心情的沉重无奈,诗人为国家与个人前途而忧虑,真是一筹莫展,百般无奈,只觉前途一片茫茫,无所作为。颈联采用对比写法,出句“多疾病”写归隐田里的理由,对句写自己一贯勤于政事,忠于职守,见百姓流离逃亡,内心惭愧,岂能一走了事?这就写出了诗人仕隐的矛盾苦闷心情。对此联,范仲淹曾叹为“仁者之言”,朱熹赞之“贤矣”,黄彻云:“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。彼有一意供租,专事土木,而视民如仇者,得无愧此诗乎!”(《䂬溪诗话》)这些评论,赞美了韦应物的思想品格,在那个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典型性,遂成名句。尾联对友人之问候和慰勉,流露出感激之情。全诗语言朴实,真实动人,表现了诗人较高的思想境界。

()

【诗句】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【出处】唐·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。【译注】明天分别后,我们就被华山阻隔,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,你我都将茫然不知。山岳:西岳华山或指大山。世事:人世间的各种事情。【鉴赏】今日难得相聚,彼此是何等的欢欣喜悦!明日又将离别,一南一北,隔着无数山岳;对于世事的变化无常,彼此都感到困惑茫然。好友久别重逢,把酒欢笑;但是马上又要分手,想到此去一别,彼此未来的际遇难测,内心有说不尽的依恋与伤痛。【用法例释】一、用以形容分别时感到双方别后将前程难料或难得再见。[例]送我到黄瓦衔,临歧分手,我念了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结尾两句“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”,暗示他后会恐无期矣。(流沙河《锯齿啮痕录》)二、用以形容分别后彼此再不见面或再无音讯。[例]从此,我再也没和这家人见面,也不了解她们嗣后的任何消息。“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!”(舒《间谍夫人在上海》)【全诗】《赠卫八处士》.[唐].杜甫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少壮能几时?鬓发各已苍。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昔别君未婚,男女忽成行。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问答乃未已,儿女罗酒浆。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!

()

意映卿卿如晤①: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!吾作此书时,尚是世中一人;汝看此书时,吾已成为阴间一鬼。吾作此书,泪珠和笔墨齐下,不能竟书而欲搁笔!又恐汝不察吾衷,谓吾忍舍汝而死,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,故遂忍悲为汝言之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