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亦竟射杀之

广亦竟射杀之朗读

(节自《李将军列传》)

李将军广者,陇西成纪人也。其先曰李信,秦时为将,逐得燕太子丹者也。故槐里,徙成纪。广家世世受射。孝文帝十四年,匈奴大入萧关,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,用善骑射,杀首虏多,为汉中郎。广从弟李蔡亦为郎,皆为武骑常侍,秩八百石。尝从行,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,而文帝曰:“惜乎,子不遇时!如令子当高帝时,万户侯岂足道哉!”及孝景初立,广为陇西都尉,徙为骑郎将。吴、楚军时,广为骁骑都尉,从太尉亚夫击吴、楚军,取旗,显功名昌邑下。以梁王授广将军印,还,赏不行。徙为上谷太守,匈奴日以合战。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:“李广才气,天下无双,自负其能,数与虏敌战,恐亡之。”于是,乃徙为上郡太守。后,广转为边郡太守,徙上郡。尝为陇西、北地、雁门、代郡、云中太守,皆以力战为名。

匈奴大入上郡,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(11)。中贵人将骑数十纵,见匈奴三人,与战。三人还射,伤中贵人,杀其骑且尽。中贵人走广(12)。广曰:“是必射雕者也。”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。三人亡马步行,行数十里。广令其骑张左右翼,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,杀其二人,生得一人,果匈奴射雕者也。已缚之上马,望匈奴有数千骑,见广,以为诱骑,皆惊,上山陈。广之百骑皆大恐,欲驰还走。广曰:“吾去大军数十里,今如此以百骑走,匈奴追射我立尽。今我留,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,必不敢击我。”广令诸骑曰:“前!”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,止,令曰:“皆下马解鞍!”其骑曰:“虏多且近,即有急,奈何?”广曰:“彼虏以为我走,今皆解鞍以示不走,用坚其意(13)。”于是,胡骑遂不敢击。有白马将出护其兵,李广上马,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,而复还至其骑中,解鞍,令士皆纵马卧(14)。是时会暮,胡兵终怪之,不敢击。夜半时,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,欲夜取之,胡皆引兵而去。平旦,李广乃归其大军。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(15)

居久之,孝景崩,武帝立,左右以为广名将也,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,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。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。及出击胡,而广行无部伍行陈,就善水草屯,舍止人人自便,不击刁斗以自卫,莫府省约文书籍事,然亦远斥候(16),未尝遇害。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,击刁斗,士吏治军簿至明(17),军不得休息,然亦未尝遇害。不识曰:“李广军极简易,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,而其士卒亦佚乐,咸乐为之死(18)。我军虽烦扰(19),然虏亦不得犯我。”是时,汉边郡李广、程不识皆为名将,然匈奴畏李广之略,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。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(20)。为人廉,谨于文法(21)

后,汉以马邑城诱单于,使大军伏马邑旁谷,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(22)。是时单于觉之,去,汉军皆无功。其后四岁,广以卫尉为将军,出雁门击匈奴(23)。匈奴兵多,破败广军,生得广。单于素闻广贤,令曰:“得李广必生致之!”胡骑得广,广时伤病,置广两马间,络而盛卧广。行十余里,广佯死,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,广暂腾而上胡儿马,因推堕儿,取其弓,鞭马南驰数十里,复得其余军,因引而入塞(24)。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,广行取胡儿弓,射杀追骑,以故得脱。于是至汉,汉下广吏(25)。吏当广所失亡多,为虏所生得,当斩,赎为庶人(26)

顷之,家居数岁。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,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。尝夜从一骑出,从人田间饮。还至霸陵亭,霸陵尉醉,呵止广。广骑曰:“故李将军。”尉曰:“今将军尚不得夜行,何乃故也!”止广宿亭下。居无何,匈奴入杀辽西太守,败韩将军,韩将军徙右北平。于是,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。广即请霸陵尉与俱,至军而斩之。广居右北平,匈奴闻之,号曰:“汉之飞将军。”避之数岁,不敢入右北平。

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镞,视之石也。因复更射之,终不能复入石矣。广所居郡闻有虎,尝自射之。及居右北平射虎,虎腾伤广,广亦竟射杀之。

广廉,得赏赐,辄分其麾下,饮食与士共之。终广之身,为二千石四十余年,家无余财,终不言家产事。广为人长,猨臂(27),其善射亦天性也。虽其子孙他人学者,莫能及广。广讷口少言,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,射阔狭以饮(28)。专以射为戏,竟死(29)。广之将兵乏绝之处(30),见水,士卒不尽饮,广不近水;士卒不尽食,广不尝食。宽缓不苛,士以此爱乐为用。其射,见敌急,非在数十步之内,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用此,其将兵数困辱,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。

【译文】李将军名广,是陇西成纪人氏。他的先祖名叫李信,就是秦朝时做将军追获燕国太子丹的那人。他本来住在槐里,后来迁居到成纪的。李广家世世代代学习传授射箭。汉文帝十四年,匈奴大举入侵萧关,李广以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从军抗击匈奴,因他善于骑马射箭,杀死和俘虏敌人很多,而做了汉朝廷的中郎官。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做了郎官,都加衔武骑常侍,俸禄为八百石。经常跟从文帝出行,在冲锋陷阵破关抵御以及格斗猛兽等方面,他的勇力都有所表现,因而文帝说:“可惜呀,你没有碰上时机!假如你处在汉高帝打天下时,做个食邑万户的列侯哪里还用说呢!”直到汉景帝刚即位时,李广才做陇西都尉,后调做骑郎将。吴、楚军反汉时,李广是轻骑都尉,跟从太尉周亚夫打击吴、楚军,败敌夺旗于昌邑城下,其功名大显。因为梁王授予了李广的将军印,所以他还军后,朝廷认为他私受将军印是大罪过,故不对他行赏。后调为上谷太守,匈奴每天与李广作战。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上哭泣着说:“李广很有才气,天下没有第二人,他依靠自己的本事,屡次与匈奴打硬仗,恐怕他要阵亡啊。”于是就被调为上郡太守。后来,李广又转为边郡太守,再调到上郡。曾做过陇西、北地、雁门、代郡、云中太守,都是用力作战著名的。

匈奴大举入侵上郡,汉景帝派中贵人跟从李广随军学习军事布阵抗击匈奴。一次,中贵人带骑兵几十人纵骑赴敌,看见三个匈奴人,便与之交战。结果三人返身射箭,将中贵人射伤,将其所带的几十骑几乎全杀光。中贵人逃回到李广跟前诉说经过。李广说:“必定是射大雕的人。”于是,李广就带了一百骑为自己的随从,奔驰去追赶那三人。那三人弃马而徒步行走,走了几十里。李广命他的骑兵分别向左右张开,他亲自向那边步行的三人射击。射杀二人,生擒一人,这三人果然是匈奴的射雕人。已将活捉的一人捆绑了放在马上,便望见有几千骑匈奴骑兵,匈奴兵也看见了李广的骑兵队伍。匈奴兵以为李广的骑兵队是来引诱他们的,都十分惊惶,赶忙到山上布阵。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都很恐惧,打算往回逃奔。李广说:“我们离大部队几十里,如果现在这一百骑往回走,匈奴就会将我们全都追杀掉。现在我们留下,匈奴兵必定认为我们是为大部队来引诱他们的,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。”于是,李广命令各位骑兵说:“向前行!”前进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远的地方,便停了下来,李广命令道:“一齐下马,把鞍辔都卸了!”他的骑兵说:“匈奴兵多而且离得很近,一旦有危急,那怎么办?”李广说:“那边的匈奴兵以为我们要走,现在都卸了鞍辔以表示我们不走,这样做法使他们更加相信我们是来引诱他们的。”于是,匈奴兵不敢袭击李广。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出阵来监护他们的兵,李广骑上马与十几个骑兵奔驰着射杀了那个匈奴白马将,依旧回到自己的队伍中,解下马鞍,命令士兵都把马放了,各自随便躺下。此时恰好天黑,匈奴兵始终对李广他们感到奇怪,又不敢打。半夜时,匈奴兵还认为汉廷有伏兵在旁边,打算在夜里去攻打他们,于是匈奴引兵退去。到天明,李广便带十几骑归回到他的大军中。因大军不知道李广去了哪儿,所以未发兵接应。

过了很久,汉景帝死了,汉武帝即位,他的左右认为李广是名将,于是,李广从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宫的卫尉,这时程不识也是长乐宫的卫尉。程不识从前与李广都是任边郡太守而兼管屯军边防诸事的。在外出抗击匈奴这件事上,李广带兵行军,没有严格的编制和一定的行列,选择有水有草的地方屯扎部队,起居人人自便,夜间不敲击刁斗(铜锅)巡更,把军营中的文书簿籍等事简化,但是要在离军营很远处布置侦察哨兵,李广这样领兵从没有遇到危险。程不识领兵是严格地约束手下部队,严格整顿编制和军营规章,夜里敲击刁斗巡更,军士官整理军营文书簿籍的常常从夜里办到天明。军队得不到休息,然而他也从没有遇到危险。程不识说:“李广治军极其简单易行,然而胡虏兵骤然来侵犯他,也不能奈何他的,而他的士兵也感到安逸而快乐,都乐于为他出生入死。我治军虽忙乱,然而胡虏也不敢来侵犯我。”当时,在汉朝的边郡上,李广、程不识都是很有名的将领,然而匈奴人更惧怕李广的战略计策,士兵们也多乐于跟从李广而苦恼程不识。程不识在汉景帝时,因为好几次直言上谏做了太中大夫。他为人清白廉洁,严谨遵守文书法度。

后来,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,派大量军队埋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,李广做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。当时,单于觉察到这个计谋,便往回走了,汉朝军队都无功劳。之后又过了四年,李广作为卫尉又是将军,从雁门关北出抗击匈奴。匈奴的兵很多,打败了李广,并生擒了他。单于素来都听说李广很有才干,便命令其部下说:“如捉到李广一定要将他活着送到!”匈奴兵们捉到李广时,他的伤很重,他们便将李广放卧在用绳索结成的网篼里,这网篼就张在两匹马中间送往军营。在走十多里路之中,李广假装死了的样子,他瞥见身边有一个匈奴少年骑着匹良马,他便飞跃骑上了那匹马,将匈奴少年推落下马,并夺取了他的弓箭扬鞭催马向南飞驰几十里路,又和他那些余下的军士会合,然后带领着进入雁门关。李广骑马南逃时,匈奴的追捕者用了几百骑兵来追赶他,李广一边骑马奔跑一边取下匈奴少年的弓箭,射杀追赶他的骑兵,因此才得以逃脱。于是,李广回到汉朝,汉朝将李广下交给执法官审理。执法官判决:李广所带兵失散死伤多,又被匈奴生擒,本当处斩,纳金赎免斩刑,削去官职,降为平民。

过了不久,在家住了几年。李广的家与从前的颍阴侯(灌婴)的孙子相邻,他们常野居蓝田的南山中射猎。曾经,一天夜里,李广带一个跟从骑马出门,与从人在田间饮酒。回去时走到霸陵亭,此时,守霸陵的尉官喝醉了,便呵斥李广,不让他通过。李广的骑士说:“这是从前的李将军。”尉官说:“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,何况是从前的将军!”勒令李广停宿在霸陵亭下。李广在此居没多久,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,打败了韩安国将军,韩将军被调到右北平。于是,汉武帝便召见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。李广立即请求让霸陵尉与他一道,霸陵尉一到军中便将他斩了。李广带兵驻扎右北平,匈奴听说李广,给他的称号是:“汉朝的飞将军”,远避他好些年,不敢入侵右北平。

一次,李广出去射猎,看见草丛中一石头,以为是虎,便拔箭而射去,箭射入石内,整个箭头都陷进石中,走近观之,才知是石。因此又射这石头,箭始终不能再进入石中了。李广在原来所居住的郡中时,听说有虎,曾经亲自射杀了的。到居住右北平时,在一次射虎时,老虎腾跃起来咬伤了李广,李广也最终将这老虎射杀了。

李广为官清廉,得到赏赐,全都分发给他的部下,饮酒吃饭与士兵同样。终李广的一生,他做俸禄二千石那级的官四十多年,但是家中无剩余财产,始终不谈家产的事。李广的身材很高大,他的手臂像通臂猿那样,可以自由伸缩,这也是他善射的天然素质。即使是他儿子、孙子以及其他学射的人,没有能赶到李广的。李广不善口才,平时少言寡语。他与别人居住一起,就画地界作为军阵,比赛射箭的远近,输者罚其饮酒。他专门用射箭作为嬉戏,一直到死都是如此。李广带兵时,如遇到饮水缺乏、粮食断绝的处境,士兵们不全体都饮上水,李广是不靠近水源的;士兵们不全部吃上饭,他是不尝饮食的。他带兵宽松不苛求,士兵因此爱戴他,乐于为他所用。他的射技极精,虽见敌人很近,不在几十步之内,估计射不中敌,他是不发箭的,箭一发,敌人必应弓弦声响而倒地。正因他这样用箭,所以他带兵作战曾数次被困受辱,他在射猛兽时,也曾被猛兽所伤。

【鉴赏】“飞将军”,即李广(?—前119),西汉名将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)人,善骑射。文帝时,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,为郎、武骑常侍景帝、武帝时,任陇西、北地等郡太守。元光元年(前134),为卫尉。后任右北平太守,匈奴数年不敢侵扰,称之为“飞将军”。元狩四年(前119),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,以失道被责,自杀。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,以勇敢善战著称。本文写他在文帝、景帝时的际遇,突出他任上郡太守时的情况;以及在武帝时,他戍边抗击匈奴,突出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任右北平太守的经历,赞扬他治军的方略,热爱士卒,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。

首先,写李广受家传箭法,善射,以力战立功成名。举了三件事:(一)孝文帝十四年(前166),匈奴大举侵入萧关,李广以良家子入军,因善射,杀取了多位匈奴首级,擒来不少匈奴俘虏,为此做了汉朝的中郎。这是李广初露才华,被文帝赞叹他“生不逢时”,否则,可作万户侯!(二)孝景帝初立时,他随太尉周亚夫参加平定“吴楚七国之乱”,他“击吴、楚军,取旗,显功名昌邑下”。(三)借用典属国公孙昆邪对孝景帝哭泣的话,说李广天天与匈奴打仗,是天下无双之人才,只怕这样作战要伤亡。突出李广奋不顾身,勇敢善战。

其次,写李广智胜敌人。李广打仗不仅勇猛,而且颇有心计,常以智胜敌人。他为上郡太守时,一次追击敌之射雕者,追至纵深数十里之处,三个射雕人生擒一,杀二。但发现匈奴有数千骑,李广只有百骑。敌众我寡,如跑,必被追杀,全军覆没;如留,则可麻痹敌人,以为他们是诱敌之师,不敢击。果然,匈奴中李广之计,不敢袭击,引兵而去。李广亦于次日平旦之时,归其大军。这充分表现了李广的智慧谋略过人。

又次,写李广治军。文章通过他与程不识治军方法不同的比较,李广简易、宽缓,不善文牍,不重形式,讲实用;程不识讲正规、讲严,讲按文牍规章办事,两种不同风格,都成名将。但匈奴更怕李广。

再次,写李广雁门出击匈奴,被俘脱逃,被贬为庶人及任右北平太守的经过。李广出雁门击匈奴,因匈奴兵多,兵败被俘。李广佯死脱逃。但军法处论罪,赎为庶人。在与颍阴侯孙子灌强在蓝田的南山打猎时,受霸陵尉的欺侮。后匈奴入杀辽西太守,败韩将军。此时,大敌当前,李广又被起用为右北平太守。他请霸陵尉同往,至军中斩之。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后,力拒匈奴,被匈奴称为“飞将军”,数岁不敢入侵。这是写他能屈能伸的品质和在匈奴中享有的声威!

最后,写李广的箭术与热爱军士,他箭术精湛,力大无穷。一次,将石头误当成虎,竟射箭入石头之中,可见其力之大。他与虎斗,虽被虎伤,最终射死老虎。他为人清廉,热爱士卒。他将赏赐及俸禄均分给部卒,与士兵同甘苦,同饮食。他不善言辞,常在地上画起行军的阵势与他人一同做游戏。他带兵总是吃苦在前,如行军途中喝水,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,他决不走进水边。他待士兵宽和,不苛刻,能得到士兵的拥护。他射箭,一定要在离敌人几十步内才射,百发百中。突出了李广的军事才能及爱士卒、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。

司马迁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说:“勇于当敌,仁爱士卒,号令不烦,师徒向之,作《李将军列传》。”本文紧紧围绕着精于骑射、勇敢善战;热爱士卒,不贪钱财;为人简易,号令不繁三个特点,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所理想的一代名将的形象;对于他的坎坷一生,以及他家族的悲惨结局,本文未选入,不过,从行文中已可看出作者对李广的深切同情,对汉代帝王及宠幸们排挤残害李广,表示了极大的愤慨!

()

爱诗词网

爱诗词网 -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,诗词名句,诗词鉴赏,古诗三百首,唐诗三百首,宋词三百首等,尽在爱诗词网。...

爱诗词网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

()

暖国的雨,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。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,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?江南的雪,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;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,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,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,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;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。胡蝶确乎没有;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,我可记不真切了。但我的眼睛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,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,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。

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,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,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。因为不成功,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。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,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,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;然而很洁白,很明艳,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,整个地闪闪地生光。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,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。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。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。

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;对了他拍手,点头,嘻笑。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。睛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,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,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;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,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。

()

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,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,也能合用。语出《景德传灯录·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》:“问:‘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,如何是闭门造车?’师曰:‘造车即不问,汝作么生是辙?’”《续传灯录·端裕禅师》:“一法不堕尘缘,万法本无挂碍……直饶恁么,犹是闭门造车,未是出门合辙。”

宋代朱熹在其《中庸或问》卷三中说它是“古语”。曰:“古语所谓‘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’,盖言其法之同也。”意思是说: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,拿出门去使用,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,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、尺寸相同的缘故。古时车辆,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,故轮子碾出的痕迹(辙)也是相同的,这叫“合辙”。

()

(节自《田敬仲完世家》)

威王初即位以来,不治,委政卿大夫。九年之间,诸侯并伐,国人不治。于是,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

()

“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”的意思,全诗,出处,解释,赏析

“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”是关于描写“人物摹写·人物形象·歌女”类的诗句。

()

【诗句】新家孟城口,古木余衰柳。来者复为谁?空悲昔人有。

()